运动解剖学学习笔记1-基础知识

警告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1-03-22,文中内容可能已过时。

Keep的健身时长已经超过了一万六千分钟, 但各种健身的知识还是零零散散的状态,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,而且随着软件逐渐变得不好用,也意识到了依赖某个工具并不是太好的选择,最终决定系统的学一次,查漏补缺,然后把所有的知识串起来,基本目标就是不需要软件协助也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,以及知道做某件事原理到底是什么。

第一部分的学习是运动解剖学,参考资料为布朗蒂娜.卡莱.热尔曼的《运动解剖学》和B站 人体肌肉结构 这个系列视频,基本目标有三个(如下),本篇只介绍一些必须的基础知识。

  1. 能够叫的出来全身主要的骨骼、肌肉和关节的名字,并大致知道它们在哪个位置;
  2. 知道主要骨骼的形状、一些标志性的部位名称,关节的形态与位置
  3. 知道主要肌肉的形态及起止位置,能够从自己或别人身上找到这些肌肉,理解它们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;

注意,运动解剖学只关心三部分内容:骨骼、肌肉和关节,而这些东西很多时候没有亲眼看到只凭文字描述真的很难理解,所以有个实物模型参照很重要。

1. 人体的运动面

为了准确的描述一个动作,我们需要先设定标准的解剖学姿势,以其为基础,所有的运动都发生在三个面内,分别是矢状面、冠状面和水平面。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,冠状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,水平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,注意这三种面都有无数个,彼此相互平行,不是单指平分人体的那一个面。

标准解剖学姿势:身体直立、双足并拢且平行,双臂下垂,掌心向前

从侧面可以看到矢状面的全貌,直立时人体关节在矢状面内发生向前的运动就叫做,向后的运动叫做,注意,屈和伸都是针对关节而言的,不是在描述骨骼和肌肉。

从正面可以看到冠状面的全貌,骨骼向人体正中靠近的运动称为内收,远离人体正中的运动称为外展

从上往下可以看到水平面的动作,骨骼向外的旋转称为旋外,骨骼向内的旋转称为旋内。

最后还有一些方位术语,如

  • 前后:前指靠近腹部,后指靠近背部,
  • 上下:上指靠近头部,下指靠近足部,
  • 内外:内侧指靠近身体正中面,外侧指远离身体正中面,这里的身体正中面指的是过肚脐眼的矢状面,
  • 近侧端和远侧端:近侧端指四肢靠近身体的一端,远侧端指四肢远离身体的一端。对于手臂来讲,一般相对于肩关节而言,肘关节比腕关节近,对于腿部则相对于髋关节而言。
  • 深浅:浅指靠近体表,深指靠近身体内部。

2. 骨骼的形态及作用

骨骼用来支撑人体,在肌肉的牵引运动中一般起杠杆作用,所以要牢记,在运动中骨骼不是主动使力的那一方,肌肉才是,大脑通过神经向肌肉发出指令,肌肉通过收缩带动骨骼产生了运动,骨骼本身起的是支撑(杠杆)作用。

不考虑不规则骨的情况下,骨骼可以分为三类:长骨、短骨和扁骨。

硬度和弹性是骨的两大属性,其中,硬度由骨骼中无机物的含量决定,硬度过高容易骨折,过于柔软则容易变形,弹性则由骨骼中有机物的含量决定。

一个长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,这种结构主要是为了应对人体直立产生的压应力、手提东西产生的拉应力和各种其它方向动作产生的切应力。

3. 关节组成

骨与骨之间相联结的部位叫关节,不同关节的可活动幅度不同,我们常提到的肩、肘、腕、髋、膝等关节具有较大的活动幅度,叫做动关节。人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关节可活动幅度很小或根本无法活动,仅起连接作用。

相接触的两个骨的对应面构成一个能互相调整并进行移动的凸凹面,称为关节面。关节面有多种形式,一般与常见的简单机械系统作比并命名,如球窝关节、椭圆关节、鞍状关节等。关节的各个面完全或部分相嵌套,我们称之为联结,关节失去正常联结就是我们常说的脱臼。

关节的两个面之间有个隔离区域把两块骨骼联结在一起,这片区域叫作关节间隙。关节间隙的一些关键结构有:软骨、关节囊和韧带等。

软骨

软骨是骨面上覆盖的光亮白色层,成分与骨骼类似,但含水量更高,更具有弹性,作用是保护所覆盖的骨骼,应对压应力和摩擦应力(软骨表面光滑)。软骨中没有血管,它从滑液(下面会讲)和它所覆盖的骨质中获取营养。软骨遭受撞击或运动过量后会产生损伤,即我们常说的关节炎,通常伴随着关节疼痛、关节和肌肉硬化等症状。另外,除了软骨外,以下结构对关节进行补充保护和增加关节稳定性的作用。

关节囊

关节囊是包在关节周围支撑所有关节面的套装纤维层,它使关节间成为了一个密闭结构。

关节囊内部附着一层膜,有如大衣的衬里,称之为滑膜,主要功能是分泌滑液,如下图阴影部分。滑液充满关节腔,可以润滑关节面,提高关节灵活性,同时也为软骨提供养分。同样如下图,关节囊随着运动方向的变化或者展开或者收合。

关节囊有时候也对运动产生阻力,如下图

韧带

韧带为带状的结缔组织,其作用主要是连接相邻的两块骨骼。通常情况下,韧带既可位于关节囊内部,也可位于关节囊外部。

不同姿势会使韧带处于不同的状态(紧绷或松弛),而过度牵拉可能使韧带出现撕裂,这就是韧带拉伤。

4. 肌肉组成与作用

身体的运动是由肌肉收缩引起的。肌肉由肌纤维组成的肌束构成,而肌纤维本身由细长的圆柱形结构(肌原纤维)构成,每条肌原纤维(经过高倍放大后发现)由肌丝组成,中心部分包含着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:肌节。

肌肉除了可以收缩(主动)之外,还具有弹性(被动)。也就是说在一定的限度内,通过拉长肌肉各附着点之间的距离,我们可以拉伸肌肉。拉伸肌肉时的运动方向与肌肉本身的运动方向相反。

肌肉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附着于骨骼之上:

  • 通过肌纤维直接附着于骨骼上(通常是在附着点较大的时候),例如肩胛下肌
  • 通过椎板或肌腱附着于骨骼上,例如腰方肌和喙肱肌

一块肌肉可以有多个肌体,我们称之为头,如二头肌(两个头)、三头肌(三个头)。通常情况下,肌肉近端的附着点叫起点,远端附着点叫止点,例如,腰大肌起点位于腰椎骨上,止点位于股骨上。一块肌肉可以有很多个起点,例如,指浅屈肌起于桡骨和尺骨,同样,一块肌肉也可以有很多个止点,例如,骨间肌以一种复杂的方式止于近节指骨与指伸肌腱上。

因为肌纤维束的排列不同,肌肉的大小与形态也各不相同,例如:

肌肉只跨越一个关节时,我们称之为单关节肌,它的收缩只使一个关节运动。当肌肉跨越多个关节时,我们称之为多关节肌,它的收缩可使多个关节运动,为了拉伸这种肌肉,我们必须同时在多个关节上做跟肌肉本身运动方向相反的运动,比如大腿前侧静态拉伸(拉伸股直肌)。

做运动(例如:髋关节屈)的肌肉称为原动肌(主动肌),做相反运动的肌肉称为对抗肌(拮抗肌)。

肌肉通过收缩引起运动,但运动并不一定源于肌肉收缩,比如卷腹时胸骨靠近耻骨是腹直肌收缩的作用,但站立时该动作是重力的作用。

如果运动是通过正在收缩的肌肉来完成的,这种肌肉的收缩就叫做向心收缩,此时各肌肉附着点之间的距离缩小,上面提到的卷腹就是腹直肌的向心收缩运动。而如果一块肌肉收缩时,正进行的运动不是它引起的,它只起阻止所进行运动的作用,这种收缩叫离心收缩,此时肌肉各附着点距离变远,比如躯干前驱,是重力作用影响,腹直肌起减慢下落速度的作用。还有一种情况,肌肉在没有任何运动的情况下产生了收缩,收缩只是为了维持该姿势,这种收缩叫静力收缩,此时肌肉附着点不发生移位,比如扳手腕的两个人处于僵持状态。

支付宝
微信
0%